作為商業空間設計者,我們很少去挑建筑空間,但是在設計過程中,還是會在空間中追求過大過夸張效果的項目方。首先要說的,就是外立面。一些商業項目為了打造標志性商業建筑或城市地標,往往對建筑外觀投入巨資,而忽視了商業物業內部的結構,這樣也是不利于商業經營的,消費者是在商業內部消費的,內部功能是否完善也是消費者關注的問題。
但是一味的復制黏貼卻不一定會帶來人氣,商業空間用什么形式的外立面要結合整個街區來看,如果周圍都是這一類亮閃閃的殼子,那我們就要考慮如何讓您的空間“動”起來。
外立面的投入其實與商業空間內部是有關聯的,外立面只是吸引人來的直觀手段,我們真正的目的是讓客人走進來,所以對于內部空間的打造同樣重要。建筑本身的結構限制了我們這些商業空間設計者對于墻面、層高、柱距、荷載和中庭等硬件設施的挑戰權,設計過程中對于業態分布和各功能性區域的規劃也設下了重重關卡,比如在商業空間中,聚客與活動常駐地的中庭、客貨梯、停車庫、通風排水、餐飲必備的油煙井、公共區域的休閑座椅等,如果在建筑結構上無法滿足的話,后期商業設計中就很傷腦筋。因此,項目方請將內外結合來看整個商業空間,不要陷入一味追求外表華麗的誤區。
第二個誤區是平面布局,這涉及到整個空間的商業利益,犧牲商業面積,將其改成公共區域,再通過營銷活動吸客聚客的案例越來越多,挪出更多的空間來陳列藝術品,讓顧客近距離接觸到達利等多位藝術家的作品成為了它的商業形象。
公共空間對項目運營的作用也不是絕地有效的,公區過大、裝修風格過于豪華、布置過于夸張很可能導致資源的浪費并在后期維護中面臨過高的運營成本,因此前期的預估與核算是很必要的。
空間中另一個容易被誤導的就是商品的切割,招商很怕大店鋪,總是會把大店鋪想當然的作為主力店,并且在三四線城市中品牌并沒有達到消化掉上千平米商業面積的能力,于是項目方都喜歡切小鋪,于是購物空間“還原”成了傳統的市場,每家店都一樣大,如果品類都差不多,沒逛幾家就產生了視覺疲勞。
一二線城市中,腦洞大開的業主倒是越來越多,比如前幾天小編看到一家店鋪融合了美發服務、服飾零售、咖啡輕食等,新時代的格子鋪是否可以用更立體的方式了組合多種業態呢?
誤區之三,道路規劃。其實從商業空間與城市公共道連接的邏輯到室內動線的規劃,知庫設計都做過專題的討論,并且商業項目對于各種道路的規劃還應涉及導視系統。道路交通指標影響到購物中心的可達性、便利性,對潛在顧客的到來有重要影響。需要分析項目四至的道路等級,現狀與未來的道路等級,道路等級決定項目定位等級和輻射范圍,等級越高,道路要求越高。
一般來說,客流到達購物中心內部有三種方式:地面公共交通、空中人行天橋和地下交通。每種方式進入購物中心內部都需要與相對的道路系統進行對接,根據項目地的實際情況,設計良好的出入口,可以提高人流進入購物中心內部的可達性。
出入口作為商業人流動線的起點與終點,對消費人流及潛在消費人流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其設置數量及設置位置需密切的結合項目地形與項目周邊城市道路,并通過平面與豎向多方式的與城市交通系統對接。購物中心的出入口是城市人流引導的重要部位,便利的交通可以給商業帶來大量的人流。
誤區四是忽視前期商業定位與規劃。項目方看中主力店是無可厚非的,主力店的檔次可以看出整個商業空間的級次,比如擁有星巴克、優衣庫、絲芙蘭等時尚品牌的空間就能讓你腦補出整個購物氛圍;如果主力店是一線大牌,整個商場的氣質又提升不少。
商業項目引進主力店的目的是通過主力店來帶動項目的招商和經營,促進銷售,提升項目和附屬物業的整體價值。一些開發商迫于主力店的名聲和影響力,不惜損害自己的投資利益,有的時候,這樣的做法是沒有必要的,因為主力店并不具備主導性,主力店也是需要眾多的次主力店、散商戶大家共同支撐商業經營狀態的發展,也就是說項目的核心競爭力并非主力店。在認同主力店的同時,不應過多遷就主力店,而忽視了自身的投資利益。